描述果农轻轻摘取符合成熟标准的苹果,放进篮子里。描述果农的劳动为人们带来健康和快乐,他们是大自然的守护者和食品安全的守护者。强调果农的勤劳和付出,他们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水果和蔬菜,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果农身穿鲜艳的工作服,笑容满面,看得出他对这份工作非常热爱。尽管工作艰辛,但果农却一直保持着坚持和耐心。果农是大自然的协助者,也是食品供应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看图写作文果农摘苹果
写作思路如下:
首先,根据图画,可以描述果农正在苹果园里摘苹果的场景。他可能站在梯子上或者站在地面上,手拿篮子和一个摘苹果工具。可以描述果农身穿工作服,脸上带着微笑,表现出对工作的热爱和专注。
其次,可以描绘苹果树上挂满了成熟的红苹果,形容苹果的颜色饱满诱人。描述果农轻轻摘取符合成熟标准的苹果,放进篮子里。可以用动词和形容词描述果农的动作和苹果的外观,如“轻轻摘取”、“饱满红亮的苹果”。
接下来,可以表达果农工作时的心情和感受。描述他对工作的热爱和投入,表现出他对自己所从事的果农职业的骄傲和自豪。可以用形容词和副词描绘果农的表情和眼神,如“笑容满面”、“眼睛里洋溢着自豪和喜悦”。
最后,可以表达果农的意义和价值。描述果农的劳动为人们带来健康和快乐,他们是大自然的守护者和食品安全的守护者。强调果农的勤劳和付出,他们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水果和蔬菜,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在写作时,可以适当运用形象描写、感官描写和比喻等修辞手法,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同时,要注意语言流畅和句子结构的多样性,使作文内容丰富而又连贯。
篇一:欢乐的果农探秘
图中展示了一位果农正在苹果园里摘苹果的场景。他手拿篮子,高高兴兴地站在梯子上,专注地摘取成熟的苹果。阳光明媚,树上挂满了红红的苹果,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
果农身穿鲜艳的工作服,笑容满面,看得出他对这份工作非常热爱。他摘下一颗颗饱满红亮的苹果,轻轻放进篮子里。篮子已经堆满了苹果,但果农仍然不停地忙碌着。他知道,只有精心摘取下来的苹果才能让人们品尝到美味的苹果汁和果酱。
果农的眼睛里洋溢着自豪和喜悦。虽然这是一项辛勤的工作,但他却乐此不疲。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劳动和付出将会为人们带去一份健康和快乐。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感恩和敬畏之情,也对自己所从事的果农职业充满了骄傲。
篇二:勤劳的果农
图中展示了一个勤劳的果农正在苹果树下辛勤工作。他身穿工作服,头戴太阳帽,手里拿着一个篮子和一个梯子。阳光灿烂,空气中弥漫着果香。
果农认真地爬上梯子,小心翼翼地摘取成熟的苹果。他一颗一颗地将苹果放进篮子里,动作娴熟而有序。他的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喜悦的笑容,因为他知道,这些苹果将会成为人们餐桌上健康美味的来源。
尽管工作艰辛,但果农却一直保持着坚持和耐心。他清楚地知道,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才能收获丰硕的果实。他也明白,自己的劳动成果将会给人们带来满满的幸福和满足。
果农是大自然的守护者,也是食品安全的守护者。他们的勤劳和辛勤工作,为人们提供了健康的水果和蔬菜,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篇三:果农的收获季
图中展示了一个果农正在苹果树下迎接收获季节的到来。成熟的苹果树上挂满了诱人的红苹果,仿佛在向果农招手。
果农高兴地站在梯子上,手持摘苹果的工具,专注地摘取每一颗成熟的苹果。他的工作服上沾满了泥土,但他却毫不在意,因为他知道这是辛勤劳动的结果。
果农将摘下的苹果轻放进篮子里,篮子渐渐变得沉甸甸的。他的脸上洋溢着喜悦和满足的笑容,因为他知道,这些苹果将会被送到市场上,滋养更多的人们。
果农是大自然的协助者,也是食品供应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他们的付出和辛勤工作,让我们能够享受到新鲜的水果,满足了人们对健康和美味的向往。在收获季节中,果农的辛勤劳动成为大自然赋予人类的馈赠,也让我们对自然的恩赐心存感激。
磨刀 -- 一个关于提高生产力的故事
我一直看大家的周报日报,感慨自己生产力低下的声音不绝于耳。一开始的时候我还不以为意,可是看到日益严重的加班和弥漫在空气里的焦虑情绪,我认为是时候给大家讲讲「磨刀」的故事了。我刚刚在飞机上看了半本《小岛经济学》(推荐阅读啊,中学生阅读能力都能看懂的经济学原理),深受启发。于是我也想东施效颦,试着编一个故事来给大家讲讲如何提高生产力。文本粗糙,比喻也不太严谨,望谅解。
假设你居住在森林里,靠摘果子维生。
现在你有一把生锈的小刀,每天的工作就是用这把小刀去摘果子,因为刀子不快,每天只能摘到两公斤的果子,而且需要拿出除了睡觉时间以外的所有时间来工作,才能摘到这么多果子,而这两公斤的果子仅仅够你一天的营养需要,一点儿都剩不下来。听起来,真是个非常苦逼的生活质量啊。
如果你选择继续过这样的日子,估计很快就会崩溃,只有工作没有生活的日子,过着还有啥意义?
那些「单是完成日常工作就已经拼尽全力」「每天的工作都忙死了,哪还有时间学习啊!」的同学们,有没有一点似曾相识的感觉?
于是,你必须选择停下来思考一下人生了。
记住,这一步很重要:
停下来!
停下来,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因为伴随着的是巨大的风险。你每天的生产力是固定的,一旦停下来,就连两公斤果子的产量都无法保证,更大的风险就是你可能会饿肚子......
就像是我们有的同学一样,即使每天都在加班,还是不敢停下来,因为担心之前承诺好的指标会完不成。
但是,只有停下来,苦难的循环才有可能被打破,否则,就是无止境的痛苦轮回。
所以,你必须学会停下来。
你停下来了,只要稍动脑筋,就发现了一个严重影响生产力的问题:刀子生锈了,刃也不够快。而这个问题只要磨刀就能解决。你快速地评估了一下,发现磨刀只需要花掉你半个小时时间,但只需要原来四分之三的时间就可以摘到两公斤果子。
于是,你开始磨刀。因为刀子变快了,每天多出来四分之一的时间可以用来赏花嬉戏、思考人生了。用这多出来的时间,你又认识到,只要每周磨磨刀,就能一直保持这样的效率。于是,每周磨刀变成了你的工作习惯。
各位丁香医生的同学们,每周写周报的时候,就是你磨刀的时候啊。
但故事才刚刚开始......
因为学会了磨刀,你每天都有时间来思考提高生产力的办法了。
有一天,你突然发现,只用刀子逐个去摘果子,还是太慢。而如果另外一只手拿起一根棍子,一边刀割一边敲打,摘果子更快。
但纠结的你又陷入了沉思,自己是右利手,左手一直不太听使唤,左右开弓是不是真的会更好啊?另外,森林里的木棍千奇百怪,该用多长多粗的才合适?
幸亏你从磨刀的经验中吃到了甜头,虽然纠结,但还是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去试各种木棍,花了几天的时间,终于找到称心如意的木棍,又花了几天时间,每天练习左手使用木棍。这期间生产力甚至还一度变差了。但慢慢地,左手持棍右手挥刀,你越来越得心应手,生产力直接翻倍,只用半天时间就能摘到两公斤果子了。
我们平时工作的时候也可以经常留意一下各种生产力工具,找到一个趁手的辅助工具,可以让你事半功倍。这种生产力工具可以是一个 app、一个快捷键、一个 to do list、一个 excel 表格的函数、一个小脚本......
只不过,我们在选择辅助工具的时候,也应该先想想清楚,毕竟管理和学习使用一个新工具也是需要成本的,选择了一个错误的工具,更是搭进去很多机会成本。每天都在盲目地尝试新工具,都忘了自己还要摘果子的事儿,那就本末倒置了。用好工具,别让自己成为工具的奴隶。
日益精进的你,认为这个故事还没完......
自从有了木棍作工具,生产力大大提高,但双手作业让你有点累,你心想:要是能再偷点懒就更好了。嗯,没错,懒才是第一生产力。这时,你开始审视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流了。
每次摘果子,你都要先爬到树上,摘下的果子都先让它们落在地上,大约两公斤的时候,不管树上还有多少果子,你都要爬下树,先把这两公斤果子搬回家,因为你双手能搬动的果子就只有两公斤。过去,根本不需要为这件事操心,因为...... 你一整天才摘两公斤果子啊。
生活质量提高了,人就会想要更多。如果一天能摘六公斤果子,那就够吃三天了,那就可以有两天宅在家里风花雪月,想想就有点小兴奋。
于是,经过一番梳理,你发现有两件事很有问题:1、爬树;2、运输
爬上爬下,真是累,还不安全,一不小心摔下来搞个腰椎压缩性骨折就得不偿失了,那时候也没有办法「身体上的问题来问丁香医生」,这种生产方式真是风险太高。
运输果子也是个问题,不是因为你没有力气,而是两只手能捧的果子很有限,超过两公斤,再多就要一边走一边掉了。
经过之前的思维锻炼,你现在已经认识到只有动脑子才能走向人生巅峰。于是你想到了一个不用爬树就能摘果子的办法:把刀子和棍子绑在一起,固定在一个合适的角度上,就成就了一把长柄的镰刀,站在地面上就能摘果子,轻松之余还不用担心从树上摔下来,不要太爽!
恭喜你,已经学会创造工具了!
自诩为创新型人才的你自然不会为这一点小成就而满足。接下来你又快速想到了用软树枝编织成篮子,每个篮子能装 8 公斤的果子,这样一来,你在一棵树上就可以收割足够自己吃四天的果子了。
距离你每天累死累活但一天只能摘两公斤果子的时期才过了一个多月,但此时,你的生产力翻了 4 倍!
我们如果能真正认真地检视自己的工作流,找到创新的工作方式,甚至还可以为自己的工作研发一些工具,生产力可不是提升一点点那么简单了,是生产力的飞跃!只不过,饭要一口一口吃,创新也要渐进。磨刀都还不会,直接就要颠覆工作流,未免步子迈得有点大。
同学们,这个故事我还可以继续编下去,比如你有了很多果子,如何通过雇佣更多的人,发给他们你的镰刀和篮子,让他们听从你的管理,实现不劳而获;也可以讲讲如何把镰刀和篮子批量生产,直接坐在家里等着别人拿果子来换镰刀。但这些话题和提高生产力的话题关系不大,而且《小岛经济学》已经讲得很好,我就不胡说八道了。
阳光下没有新鲜事儿,人类提高生产力的过程已经几千年了。你们在森林里待上一个月就能懂得提高生产力不是靠蛮力的,在办公室里不如...... 先开始磨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