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将来研究人员会在一个机器人身上,安装4个机械手臂,如此一来,其采摘效率最少就能翻两倍,这种效率是人力远不能及的。也就是说,这个机器人是用来替代牧羊犬的。一般的牧羊犬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培训,才能正式上岗,前期的学习成本很高。这种功能,更是牧羊犬万万实现不了的了。它们在一排排玉米间穿梭往来,对成熟作物施用氮肥,并使用激光扫描以避免撞倒玉米秆。
摘果、放牧、施肥,全面替代人力,国外农业机器人都在忙啥?
参观过现代化工厂的人,一定会被其中的工业机器人所震惊。当下,工业机器人技术已经发展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和人工装配相比,工业机器人的效率和精度更高,不眠不休、日夜工作也没有问题,而且许多人工无法完成的复杂工作,交给机器人也完全没有问题。
事实上,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经开始了农业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我们不妨先去看一看,国外在农业机器人领域,取得了哪些进展。
英国:用来做“细活儿”的农业机器人
在英国,人们很喜欢吃覆盆子,所以很多英国农民都在种植这种经济作物。但是到了收获季节,果农们往往会很烦恼,他们倒不是担心产品的销路,而是在因为采摘犯愁。
覆盆子是一种非常娇嫩的浆果,用人工采摘,力度如果不合适的话,很容易破坏果实,而且人工采摘的效率也十分低下。
为了解决果农们的烦恼,英国普利茅斯大学下属的研究机构开发了一款采摘覆盆子的农业机器人,在经过一年的测试后,已经可以投入商用。
这个机器人有一支机械手臂,虽然看起来很粗狂,但是对于力道的把握却十分精确。在机械手臂前端,有一枚摄像头,通过摄像头,可以定位果实的位置,然后机械手臂慢慢地伸过去,准确地夹住果实,一下子就摘下来了。由于整个过程是电脑控制的,所以机械手臂夹的这一下,可以实现非常精确的力度控制——既保证能把果实拿稳,又不至于伤害到果实。
这个机器人的售价是614万人民币左右,每天可以采摘2.5万个覆盆子。而如果人工采摘的话,即便是一位熟练的工人,一天工作8个小时,也最多只能采摘到1.5万个。所以这个机器人虽然价格昂贵,但是效率确实比较高。
据了解,将来研究人员会在一个机器人身上,安装4个机械手臂,如此一来,其采摘效率最少就能翻两倍,这种效率是人力远不能及的。机器人的好处就在于此,只要一项技术成熟了,就可以通过增加“配件”来提高效率,人类肯定是不具备这种功能的。
英国之所以会下大力气研究农业机器人,是因为他们国家的人工本身就非常短缺,脱欧之后,更加剧了这一趋势。所以用农业机器人来充实农业生产,对于他们而言是非常迫切的需求。
澳大利亚:机器人“抢”了狗的活儿
机器人的出现,代替了许多原本需要投入人力的岗位,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机器人是在和人抢活儿。但是最近,机器人不仅在抢人类的活儿,它们甚至连狗也不放过了。
近期,悉尼大学以及澳大利亚野外机器人研究中心将所研发的放牧机器人投入了测试。该机器人代号为Swag Bot,看起来非常简单——主机身呈鞋盒状,由4个大轮子支起,但却具备长途跋涉、导航、监控及引领牛群和搬运物品等功能。也就是说,这个机器人是用来替代牧羊犬的。
这款牧羊机器人比牧羊犬强在哪儿?首先它不需要训练,出厂之前只要设定好程序,投入使用之后,它就成为一只非常老练的“牧羊犬”。一般的牧羊犬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培训,才能正式上岗,前期的学习成本很高。其次,牧羊机器人不会“死”,坏了只要修一修就可以了。一般的牧羊犬难免会面对生老病死,所以牧羊机器人的稳定性和耐久度更好。最后,牧羊机器人的学习能力很强,在遇到新情况之后,它可以迅速地调整自己的“策略”,牧羊犬再聪明,它也是一种动物,不能在短时间内适应全新的环境。
另外,牧羊机器人还具备监控功能,它在牧羊的时候,可以将影像实时传送到主人的移动设备上。当然,如果拿这种功能和传统牧羊犬相比的话,对于后者是不公平的,但这也恰恰体现出了新技术的优势所在。
根据相关报道,这款牧羊机器人的性能还将进一步提升,之后,人们会给它安装新的传感器,让这款机器人能够在放牧的过程中,感应牲畜的体温变化来判断其是否生病或受伤。而且,如果研发顺利,这款机器人还能探测所经之处草场的生长状况,智能地挑选出肥沃的水土。这种功能,更是牧羊犬万万实现不了的了。
美国:机器人精确控制肥料配比
在美国的玉米地里,如果你看到一个类似于微型卡车的东西在田间穿梭,不要惊讶,那是负责给玉米施肥的施肥机器人。它们在一排排玉米间穿梭往来,对成熟作物施用氮肥,并使用激光扫描以避免撞倒玉米秆。
这种机器人是一家明尼苏达州的公司研发出来的,它可以在作物最需要肥料的快速生长期进行施肥。由于可以根据作物的实际需求精确地施肥,所以这种机器人不仅可以减少施肥的数量,还能够控制化肥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机器人在施肥的时候,会使用GPS来确定是否到达田地边缘,并使用激光雷达或激光扫描来确保始终行驶在成熟玉米秆之间而不撞到植株。所以,它既保证了可以给每棵玉米都提供肥料,又不会对玉米造成任何伤害。
最关键的是,这种机器人降低了给玉米施肥的成本——它的使用成本大概是每英亩10美元,比雇佣无人机喷洒农药便宜多了。
我国农业机器人的发展概况
西方国家自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有了一些简单的农业机器人,在这方面,我们国家的起步要晚差不多10年时间。但随着自动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农业机器人的研发范围取得一定进展,同时在国家经济和 科技 都获得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国家加大了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扶持力度,如今我国农业机器人已经迎来了良好发展期。
不过,就当前我国农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来说,要达到预期的发展前景,需要在技术上取得有效的突破。
我国地形复杂,土地大块连成片的较少,这对机器人的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农业机器人研发主要从2个方面进行突破。
一个是研发类似于机械手的农业机器人,这种机器人不需要移动,受地形限制较小,但需要考虑作业对象的基本特征、力学特征、生理特征等因素;另一个是研发更加智能的农业机器人,这种机器人能够自动行走和作业,需要机器人具备独立路径规划、智能避障、精准探测定位和稳定的系统控制。只有攻克了技术难关,未来才能找到农业机器人最佳的作业方法,更为合理的机器人结构和更加低廉的价格,才能让农业机器人的用途最终实现更为广泛的应用。
作者:李伟娜
END
我发明的果园机器人作文200
作文一:果园机器人的自述我是果园机器人。我像一个可爱的小娃娃。我的身体胖乎乎的,我的头上有一个小帽子,我有一双大大的眼睛是用来分辨果子是熟的还是生的。我带着一双手套这防止把果子捏坏,我有一双脚,脚掌大大的。不管是平地还是凹凸不平的地我都站得稳稳的。
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叫果园机器人吗?因为我是专门我果园工作的。
等我吃饱了。我就走向果园。原先我要拖着长长的电线走来走去。多不方便呀!等电没了我就要“罢工”了。先在科学家把我变的先进起来,我只要吃地上的水果就有电了。我摘果子的速度很快,箩筐便很快满了。把箩筐里果子摆在箱子里。把箱子顶在头上把箱子运到主人指定的地方。我回到家。主人夸我说,你真能干,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
你看我是不是很能干呀!我也欢迎你们把我变得更先进。
作文二:果园机器人
电脑的神奇,不仅表现在使我们跨上了“信息高速路”,它还能指挥机器人工作呢!我设计的果园机器人就是由电脑操纵的。机器人的背面装有万能充电板,可以利用风能、电能、沼气能等天然能源充电,还可以吃树叶、小草、掉在地上的果子等充电。它的脑袋上还有两根像天线一样的避雷针,通过闪电,也能充电。它能自动地采摘水果,装运到箱子里。如果果树太低或者太高,你不用担心,它的手可以伸长、缩短。它可是果农的好帮手。万一机器人坏了,你们不用着急,只要按自动修理按纽,它马上就会恢复的。有了这种果园机器人,我们只要坐在办公室里操纵电脑就可以了。
作文三:果园机器人的自述
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机器人,叫果园机器人,因为这种机器人是专门帮助果农的机器人。有了我,果农们不用在发愁了。
我的样子可爱极了!我的身子像个胖乎乎的小胖子,头上戴着一顶帽子,帽子上有个苹果,旁边那两点,是感应器,如果前面有什么东西,我就会转弯,我的眼睛圆溜溜的,手能伸长伸短,手上还带着一双土黄色的手套,是来防止抓伤苹果的,我的脚爪有3个,下面的脚爪是来保持平衡的。
我急匆匆的来到果园里,身上还背着一个大箩筐。开始摘了,我伸高手,把苹果一摘,摘了下来,放进箩筐里,我要摘得苹果是成熟了的。如果够不着,就按一下按钮,就能够的着了,还能顺利地将苹果摘下。如果肚子饿了,就拿地上的苹果吃,如果地上没有了,我就从树上摘几个来吃。满了,我就把苹果整齐的装进纸箱,然后送到指定的地方。
工作做完了,我报告果农,果农夸我真是他们的好帮手。”
小朋友,你们认真读书,将来肯定把我改造的更好,我很乐意服侍你们。
作文四:果园机器人的自述
我是科学家最新发明的果园机器人。我为什么叫果园机器人?因为我会帮果农干活。
我长得就像一个小胖子,戴着一个个装着微声波感应器的帽子。我的眼睛可以发光是电子眼,晚上的时候给我照明,我才可以看见苹果。我的手可以伸长伸短,手上戴着一双手套。这是为了防止我把苹果抓烂了。
如果我快没电了,就回从地下捡苹果来吃。如果不够,我就回从树上摘快要烂的苹果。接着再摘苹果,摘苹果的时候,我要按帽子上的微声波感应器。这样才可以安心的摘苹果。因为,不把这个按钮打开我就不知道前面有果树,我就会撞上去。打开了按钮,就知道前面有果树。我就绕道走开,这样就不会撞到了。我的脚掌大大的,还有三个脚趾。不管走到哪里都不会摔倒。我还像汽车一样油没,就不能动了。我就会按身体下的按钮,就会吧我吃的苹果汁变成油,让我干活更轻松。
这就是我,一个先进的果园机器人,有了我给果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农业机器人的特点及其应用状况?
1、农业机器人的特点 和工业机器人相比,农业机器人有以下特点:[3> (1)农业机器人作业对象的娇嫩性 生物具有软弱易伤的特性,必须细心轻柔地对待和处理。且其种类繁多,形状复杂,在三维空间里的生长发育程度不一,相互差异很大。 (2)农业机器人的作业环境的非结构性 由于农业作物随着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而变化,机器人的工作环境是变化的、未知的,是开放性的环境。作物生长环境除受园地、倾斜度等地形条件的约束外,还直接受季节、大气和时间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这就要求生物农业机器人不仅要具有与生物体柔性相对应的处理能力,而且还要能够顺应变化无常的自然环境。要求农业机器人在视觉、知识推理和判断力等方面具有相当的智能。 (3)农业机器人作业动作的复杂性 农业机器人一般是作业、移动同时进行,农业领域的行走不是连接出发点和终点的最短距离,而是具有狭窄的范围,较长的距离及遍及整个田间表面等特点。 1 (4)农业机器人的使用者 农业机器人的使用者是农民,不是具有机械电子知识的工程师,因此要求农业机器人必须具有高可靠性和操作简单的特点。 (5)农业机器人的价格特性 工业机器人所需要大量投资由工厂或工业集团支付,而农业机器人以个体经营为主,如果不是低价格,就很难普及。 在农业生产中使用机器人有很多好处: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改善农业生产者的安全、卫生环境;提高作业质量等。
2、农业收获机器人的发展现状 目前,各农业发达国家果蔬收获机器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离实用化和商品化还有很长一段距离。法国是最早研究水果收获机器人的国家之一。日本近年来在收获机器人研究方面进展很快,但还没能真正实现商业化。荷兰收获机器人的研究工作也走在很多国家的前面,但研究的果蔬种类并不多。目前收获机器人还未得到真正应用的原因主要是: 1) 果实的识别率和采摘率不高,损伤率较大; 2) 果实的平均采摘周期较长; 3) 收获机器人的制造成本较高
摘果子的机器人用途一百字
(先进的) (熟练地)机器人能 摘果子。
(灵敏的) (准确地)